當我們回溯到網頁設計和開發的早期,工具和語言都是相對初級的。這時期的技術和工具展現了一種探索性質,而初步的規範和標準也在這段時間裡確立。
HTML:標記語言的誕生
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,簡稱HTML,是Web的基石。最初,它只是一種簡單的標記語言,用於定義網頁的結構。早期的HTML版本功能相對有限,主要用於格式化文字、建立超連結和插入圖片。
CGI和Perl:互動式網站的起源
隨著網站的發展,單純的靜態頁面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。這促使了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(CGI)的出現。CGI允許網頁與伺服器端的程序進行交互。Perl語言因其強大的字符串處理功能而成為這時期的首選,廣泛用於CGI腳本的開發。
JavaScript:前端程式語言的誕生
1995年,Netscape推出了JavaScript,一種可以在瀏覽器內運行的腳本語言。這使網頁成為了一個互動式的平台,並迅速改變了用戶的網頁瀏覽體驗。
早期的編輯器和IDE
在開發初期,許多開發者使用基本的文字編輯器進行編碼,例如Notepad或Vim。但隨著網頁設計的複雜性增加,專門的網頁設計軟體如Dreamweaver和FrontPage開始崭露頭角。這些工具不僅提供了視覺化的界面,還整合了許多有用的功能,如模板、CSS管理和腳本編輯。
CSS的出現
雖然CSS(Cascading Style Sheets)在1996年才正式發布,但它為網頁帶來了劃時代的改變。開發者不再需要依賴HTML來進行頁面的布局和設計,而是可以通過CSS分離內容和呈現,使網頁設計更為靈活和可擴展。